首页 >> 滚动 > >> 详情

三月三·看非遗丨“翠龙”腾跃 活态传承壮族芭蕉香火龙舞

日期:2022-02-07 16:32:1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南宁4月24日消息(记者罗兰 通讯员梁瑜琳)4月22日,在广西南宁青秀国际传统舞龙邀请赛上,两条翠绿的“游龙”随着锣鼓的节奏闪亮登场。“巨龙”时而“翱翔腾飞”,时而辗转腾挪,身上的片片芭蕉叶沙沙作响,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青龙江农民艺术团表演节目《过桥福龙》(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资料图】

这是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青龙江农民艺术团带来的精彩舞龙表演,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喝彩声。活动现场,已62岁的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青龙江农民艺术团团长、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第七代传承人周建孟,其舞龙动作依然敏捷、表演细腻传神。由于出生在芭蕉香火龙舞氛围浓厚的地方,他打小就对这一技艺非常感兴趣。他17岁便开始和爷爷在舞龙队里学习芭蕉香火龙的编织技艺和舞龙技巧,45年来一直致力于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的保护和传承。

据了解,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兼收并蓄了师公戏、傩戏、武术、杂技等传统文化的舞蹈与动作,是当地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2010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逢年过节,当地群众就会舞起芭蕉香火龙,走街串巷,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周建孟在系牢龙身的芭蕉叶(央广网发 罗兰 摄)

“今天我们带来的表演是《过桥福龙》,这是我在原有基础上对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的舞步进行了创新编排的节目。”在周建孟看来,非遗技艺应该要活态传承,一方面要加强舞龙技艺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做好技艺传承,培养好人才。

周建孟对舞龙队员进行动作指导(央广网发 梁瑜琳 摄)

为推进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的传承,周建孟带领团队走向全国各地,积极参加各项文化展演活动,带动非遗文化走出壮乡。同时,他深入广西各学校、村屯、社区开展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的传承培训,将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的醒龙、纳礼、龙巡、播雨、除害、撒福等套路传授给更多的人。

“周老师经常走进学校,跟我们讲述壮族芭蕉香火龙舞的故事,传授芭蕉香火龙舞的套路,以及如何制作芭蕉香火龙的龙头、龙骨、龙身及头部装饰等,现在我已经掌握了芭蕉香火龙骨架的编织技艺。”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初级中学学生李荣泽说,今后他将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多学多练,为传承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2年,南宁市青秀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芭蕉香火龙之乡”。周建孟介绍,在南宁市青秀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分别于2009年、2019年牵头成立了青龙江农民艺术团和青秀区壮族芭蕉香火龙舞协会,同时定期向青秀区的长塘镇中心学校、长塘中学学生及南宁市区的其他部分学校学生传授壮族芭蕉香火龙舞技艺。2019年3月,长塘中学把芭蕉香火龙舞列为校本课程,成立壮族芭蕉香火龙社。2020年开始,长塘镇中心学校将壮族芭蕉香火龙舞设为学校的大课间主要活动项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标签: